螺蛳粉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个美食故事。纵观全国网红城市,只有柳州的气质如此具体而抽象——以气味闻名,臭到发香。
“特种兵式”地赶往此地,搭乘上嗦粉公交线路,为打卡列表上的每一家螺蛳粉店排队,在酸、辣、鲜的碰撞中欲罢不能,构成了许多人的柳州独家记忆。
而这份记忆中柳州“历久弥新”的味道,全由酸笋决定。螺蛳粉加盟
九行曾“打飞的”前往柳州,与闻臭师一同探寻不同酸笋臭味的微妙差别,亲身用鼻子找出更地道、更优质的臭。
4年后,第二代闻臭师李任接受了我们的采访。今年37岁的李任是螺蛳粉品牌“螺满地”的涉农业务副总,同时他还拥有“第二代闻臭师”的身份。他的日常工作围绕酸笋等原料采购和储存管理展开,可以说日日都在与“臭味”打交道。
△“第二代闻臭师”李任。(图/覃默)
李任告诉我们,螺蛳粉工业发展到今天,在规模化出货的同时,要维持酸笋的高品质,就必须通过检测酸笋纤维度、pH值、酸度、菌种、青皮比例等指标,更科学、规范地评判酸笋品质。
第一代闻臭师,曾因职业的新奇性、百万年薪和过人的嗅觉,引发全网关注;升级后的第二代闻臭师,在原来闻、看、摸、尝等经验的基础上,用到采样、实验等科学手段,把关酸笋品质,助力产品销量一路攀升。
他们,正如李任所说,“不只嗅觉灵敏而已”。
寻找至高段位的臭
新鲜的笋经过泡水、发酵等步骤后,其中的氨基酸物质释放出一种醋酸味,这是酸笋臭味的来源。但因为腌制的手法、储存的方式不同,酸笋的臭又分不同段位。
不合格的酸笋,笋体颜色偏暗、发黑,散发着一股恶臭、腐臭味;普通的酸笋,咬起来偏硬,纤维多、易塞牙,大多还带着一阵刺鼻的气味,闻着让人头晕;品质好的酸笋,笋体规则、色泽金黄、口感爽脆,带着沁人心脾、勾人魂魄的醋酸香气,“臭”得有分寸,闻一口就上头。
李任清楚地记得自己遇到过最优质的酸笋的模样。那是2022年,他在广西最大的竹笋供应地——百色市田林县,发现了一家酸笋个体大小、腌制水准都极其符合企业标准的供应商,得以见到完美腌制成熟后的酸笋:笋体呈现乳白色透明状,粗纤维清晰可见,“用广西本地话来说就是非常对头”。
从选材、腌制到储存,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他。正宗螺蛳粉
所以接管酸笋采购工作以来,每到夏季竹笋快速成长期,李任仍会去到距离柳州几百公里外的百色市常驻两三个月。这里盛产的八渡笋,色泽金黄、肉厚细嫩、纤维细少、口感爽滑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钙、镁、磷等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,非常适合做酸笋原料。
通常,优质笋单斤售价会高出一般笋0.2~0.3元,按照公司目前的消耗量,这是数百万的成本开支差异。李任总会爬上山头看笋的长势和品质,挑选出这一年百色生长品质最优的笋。
竹笋是吃水量非常大的农产品,采摘后两小时,就会达到呼吸作用的高峰,“吐”出大量水。为了保障笋的色泽和口感,不让其软化腐烂,农户们会在砍下后第一时间腌制处理。
李任向所有供应商提的要求是:直接用山泉水或井水泡笋,不需要盐或任何添加剂。“这样才能保证原汁原味。”他说。
经过二三十天的吐水、吸水之后,鲜笋内部的微量元素与水里的矿物质发生反应,逐渐释放出醋酸香气,酸笋就腌制好了。
但接下来的储存环节,才是李任全年工作的最大挑战。
因为笋是季节性农产品,每年生长期只有短短几个月,但螺蛳粉的需求全年都在,如何保障酸笋在腌制完成后的近八个月都不腐烂变质,闻臭师的经验和技术至关重要。
李任负责的酸笋仓库里,整齐排列着24个高近3米、直径约2米的大型腌制桶,还有420个高约1米、直径1.2米左右的小型腌制缸,每一个容器上会清晰标注酸笋产地、回货时间、回货重量、供应商、腌制时间等信息。
大型腌制桶里的酸笋,会用塑料袋、密封盖储存,隔绝太阳直射;小型腌制缸的酸笋,用作日常生产供给,选用透明塑料袋封存。李任每三天会查看一次腌制缸的笋质,每隔一个月会打开腌制桶,将颜色欠佳的笋翻翻面,口味过酸的笋洗洗水,延长酸笋的储存期。
为了保障酸笋质量的稳定性,李任会在实验室的支持下对每批出货的酸笋都进行质量检验,制定出一份涵盖色泽、气味、口味、形态等直观判断,以及水分、酸度、菌落数、纤维度等数据指标的综合评定报告。
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试验,李任发现粗纤维≤10%、酸度在0.6~1.6之间、每100克含水量≤94克、色泽呈乳白色或浅黄色、形态在3~8厘米的长条状酸笋,品质和口感更佳,“臭”得更受消费者喜爱。